会飞的鱼

關 於 藝 術 丨 源 於 生 活
關 於 理 想 丨 始 於 我 們
首页 » 关于璀璨 » 动画概论论文-中国动画感想

动画概论论文-中国动画感想

中国动画感想

从小到达我都比较喜欢看动画片,但《叮当猫》《龙珠GT 》到《海贼王》《火影》《死神》都是日本的动漫,为什么中国的动漫没有一部能够吸引我?在画面上,之前的动画也许比不过人家,但现在我国并不缺少制作人才,很多日本的动漫还是在中国制作的。中国动画发展不起来原因是剧本严重不足,剧本,可以说是动画的灵魂,很遗憾的是中国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少之又少 我看《海贼王》已经超过10 年了,到现在都还以每星期1 集的速度更新。而在我看来中国最热门的动画《蓝猫》《喜羊羊与灰太狼》各方面上跟人家都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的动画始终离不开动物拟人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动画素材,却没有制作出具有世界水平的动画作品。相反,中国丰富的动画素材被欧美艺术家拍出了票房收入极好的动画片,如迪斯尼动画大片《花木兰》,还有日本、韩国多次以中国的三国演义为题材拍摄动画。反过来看看我们都做了什么?当“美、日制造”的动画片在国内大行其道、赚足了国人的眼球和钞票的时候,我们才陆陆续续地在国内开设了动画专业的教学和培养课程。而这个时候,老一代的动画人已经老矣,新一代的动画人还不成熟。但是在一些地方(如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却有一些小规模的动画制作室或者公司瞅见了这块大蛋糕,草草筹备,便大张旗鼓地“开门迎宾”了。面对强大于自己很多倍的美、日动画公司的夹击,我们拿什么突围?

 

动画在中国已经有80 年的历史了。在以前也曾经有过中国动画风靡世界的时代,可是,现在的中国动画不仅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不如前。回顾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青少年文化生活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动画形象基本上都出自于国外,并已经成为青年人眼中新时代的视觉偶像,这是值得每一位文化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重视的现象。动画片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势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而我们每一代人身上又都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如今,你要是在马路边随便问一个小朋友,他最喜欢的动画片人物是谁?从小新、奥特曼、变形金刚、米老鼠和唐老鸭,到史努比、加菲猫、流川枫等等一大串,就是不喊我们的“名字”。再看看这些新生代的动画从业人员(包括即将从业的学生),他们笔下的动画形象绝大多数都是来自美、日人物的翻版: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飘逸修长直至遮住眼睛的秀发(多半再加一点有别于黑色的颜色),男生强健有力、女生娇小玲珑……

在我们生活的时段出现了动画民族艺术形象的空白,它伴随着动画形象向具体生活环节的层层渗透,将在意识形态领域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越应该重新估价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挖掘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塑造新时代的民族形象。所以在动画领域,我们呼唤从本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真正意义的中华民族的动画形象,在这里,它已经不仅仅是涉及到一个动画产业的问题了,而是已经具备了一种文化上的战略意义。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动画形象必然产生于自身丰厚的文化土壤,传统艺术形象在造型语言的背后深深地传递出传统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尺度。本土文化确立了一种和谐相生的文化生态关系,这恰是现代动画艺术语言所要借鉴的资源和植根生存的土壤。

于是,有一部分人就大胆地宣称:取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或经典名著,才是国产动画突围的捷径。我们看了《花木兰》在全球的气势之后,或许真的会赞成这一点。

我国动画作品存在着明显的说教色彩,缺乏亲切感和童趣,其情节冲突、故事性贫乏,这样的动画,大人和小孩都不爱看,这或许是我们动画产业萎靡的最大原因。

因为无论是设计语言亦或设计理念上的创新,“以人为本”才是最终验证的标尺。试问,我们的动画创意真正考虑到了人性了吗?或者说全面考虑到了欣赏者的真正心理和内心诉求吗?欣赏动画片或者是一些漫画作品,我们绝大多数时候是为了休息与消遣,你却还象在课堂上的老师一样板着脸孔说教,这势必会违背了欣赏者的初衷。

创意是撬动产业化的支点,并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国内动画制作水平如今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但如果他们创作大型的动画片,也会考虑请日本的有关编剧合作,因为国内擅长创作动画剧本的人太少,甚至可以说,非常有影响力的几乎数不出来。对此,有些有识之士表示,目前国内的动画片类型单一,体现的结构单一,我们的从业者应当在艺术修养和思想性上下工夫,动画发展的动力需要来自于外力。以数字技术为新特征的动画业,真正需要的是创意。

在动画发展到20 世纪90 年代至今,中国动画创作相对于世界动画发展出现缓慢趋势。由于缺乏市场化操作,动画的回收相对较慢,中国动画以往是纯国家投资,私人不愿投资,从而导致动画者的流失和中国动画业的发展缓慢。由于动画在我国一直被看作是一个以教育少年儿童为主的小片种,没有得到过足够的重视,相应的也影响到动画理论和动画教育的开展,同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动画艺术的发展。中国动画目前的制作手法,技术含量上也未能赶上先进国家的脚步。从21 世纪的90 年代至今,中国动画片没有了以前的繁荣。在中国的动画片市场上充斥的大多是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在人们周围的生活用品、印刷品当中流行的更多是火影、圣斗士等外来卡通形象。对民族动画寄予厚望的广大观众对民族动画呼声甚高,国家也大力地扶持民族动画事业。当今世界的动画产业,已形成动画、漫画和游戏三位一体的新格局,有时漫画小说畅销后拍成动画片,有时成名的动画片改编成游戏软件,有时游戏的人物和故事又变成漫画书出版。相互渗透,形成的产业市场更大。科学家预言,21 世纪最有前途的两个行业,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动画业作为后起之秀,正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应当看到中国动画产业自己的优势在于市场优势、文化优势、成本优势、人才优势和后发优势。200561 日到5 日,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召开,期间全国影视动画工作会议也顺利召开,出台了18 条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强有力的具体措施,希望藉此推动国产动画的发展。各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继在动画产业的发展上,出谋划策,共商大计,制定出了一些积极、优惠的政策。

期待中国的动画产业在国人的合力打造下走向辉煌和繁荣。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璀璨,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璀璨's Blog
原文地址《 动画概论论文-中国动画感想》发布于2011-2-24

分享到:
打赏

评论

游客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
  1. #1
    qq_avatar

    ████黄直播【 4akk. c o m 】  █████

    ████黄直播【 4akk. c o m 】  █████

    通过合同 7年前 (2019-01-25)回复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sitemap